《女吏》(十一) 作者:江城故人
韓秋成為孤兒的時候還很小,小到她已經記不清了自己父母的樣子,只記得那是十幾年前,北邊受災,自己跟著爹媽一起逃到了這里。父母死後,自己流浪街頭,差點餓死,幸好被衙門負責看夜的老差人給救了。老差人見她孤苦無依,自己又無兒無女,於是便收留了她,由於自己姓韓,又是秋天轉冷的時候撿到的她,便給她起名為韓秋。 自那時起的連續兩任縣太爺都是衛道士,講求的就是仁愛慈善,聽聞此事後便將後衙閒置的別院給這父女二人住,韓秋也是衙門的一眾差人看著長大的。三年前,老差人死了,韓秋還沒到16歲,尚不到婚配的歲數,當時的縣太爺便讓她繼續住在了那里,想著她沒有生活來源,便讓她領著老差人的糧餉,看看衙門里有什麽要做的事情便幫襯著,而白玉英身邊正好缺一個跟班,於是韓秋便跟著她。 韓秋不動武義,身手不行,並且也不像白玉英這樣就喜歡舞槍弄棒,所以盡管韓秋名義上是捕快,但卻很少跟著白玉英外出辦差,而是替她處理其他雜事。 因為身份卑微,養父活著的時候一直讓韓秋要學會低眉順眼,低三下四,所以韓秋便養成了在所有人面前低人一頭的性格,這樣自然不會招惹是非。先前的縣太爺不喜歡打女犯人的板子,對於打縣衙中女仆從、女差使的屁股更是不感興趣,囂張跋扈似白玉英,也不過挨過一頓板子而已,韓秋這種乖乖女更是不會有過挨板子的經歷。 然而新的縣太爺上任,情狀卻陡然發生了變化,先不說公堂上每隔幾日便會有女子被剝去下衣,撅著屁股挨板子,犯人的屁股自然是絕不放過,原告的屁股也保不準會遭殃,往往是找個什麽理由便打一頓板子,幾乎做到了但凡女子上了大堂,人人都要挨板子的局面,以往小小不然批評幾句的問題,如今也必然會以“屁股開花”來解決。 後衙的局面也好不了哪里去,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,由於沒有了朝廷法度,後衙中女差使和女仆從的屁股雖然不像大堂上打得那樣重,但是卻挨打得更加頻繁,而且打屁股的樣式更是被林大人玩出花來: 比如他會讓兩個犯錯的女奴仆從互相打對方的屁股,打完之後不但比對誰打的更好,還要讓兩人互相用語言描述對方屁股的慘狀,看誰描述得更好,輸得那位當場會再挨一頓板子,可謂是“杠上開花”。 再比如他會下令只打女奴仆的一瓣屁股,並且打得很重,屁股開花都算輕的,往往是要打爛才行,這樣一瓣屁股鮮血直流,如同爛柿子一般,另一瓣則白嫩如初,像是一輪半月一樣,一半血一半月,於是林大人給這項刑罰起了一個雅稱,為“血月”。 另外還有一個針對女差使的,...